近年来,乌海市海南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市域社会治理等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强党的领导 营造共创共建良好氛围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红利推动海南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海南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工作“一盘棋”,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统筹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五个保障体系”,即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推进体系、管理体系、考评体系,将民族工作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巡察重要内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各级财政预算、人大执法监督和政协协商调研。不断健全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完善民委委员制,先后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发展规划、“八进”活动方案等,定期调度,强化督导,加强考核,始终保持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和接地气的活动,全面形成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
培根铸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海南区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创建之路,实现创建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走进海南区第一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墙映入眼帘。大二班内,一张张绘画作品表达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了幼儿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领悟。
幼儿园孩子们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板。(摄影:赵永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娃娃抓起。一幼深入实施‘金种子工程’和‘石榴籽育人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让民族团结进步的‘金种子’在祖国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海南区第一幼儿园园长齐艳说。
海南区始终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广大青少年中,精心开展“七个一”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厚植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怀;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在广大居民中,开展“我们的节日暨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并在居民区精心打造墙绘等,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培育文明家风乡风;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暨“石榴籽就业行动”,创新打造“让流动的心扎根小镇”“红石榴社区”等品牌,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
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手绘“三千孤儿入内蒙”宣传墙吸引人们驻足。(摄影:陈洋)
文化传承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五一”期间,海南区“民族团结号”公交车正式发车。该公交车车头设有“民族团结号”标牌,车身喷涂民族团结主题宣传画和标语,融入“红石榴”“一家亲”等元素。公交车运行线路贯穿学校、社区、商业区和行政单位等,以流动载体的形式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民族团结号”公交车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摄影:赵永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海南区将宣传教育作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抓手,用好主题党日、学习讲堂、读书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发挥“一周两月”活动载体作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线上“每日一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等,汇聚起社会各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动力。
结合黄河入蒙首站区位特点,海南区实施“文化带动旅游”工程,打造了以四合木保护区、明长城烽火台、新石器时代雀儿沟岩画遗址、黄河文化实践教育基地、黄河西行客栈、“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等为代表的旅游带。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北方海南·黄河风”丰收节等特色活动,发挥好全国税务系统第一支乌兰牧骑草原税务小分队、居民群众文艺宣传队作用,利用本地的优秀人物、先进代表、文化名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各族群众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障民生 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沃土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均高于全国增速,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占比每年保持在70%以上……海南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海南区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甲酚精制生产基地、2-萘酚生产基地、国内首座军民融合液氢工厂,全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加快对外开放,开通中欧班列,建设中蒙俄特色贸易区。加快建设农畜产品示范区,蛋鸡、肉鸡、肉羊、葡萄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产品。
海南区聚焦生态环境改善,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沿黄生态环境治理,奋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海南。
海南区聚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城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创建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打造了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和自治区“十县百乡千村”示范村、特色景观名镇,农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34元,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海南区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使民族团结进步的石榴花四季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