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统战 > 海勃湾区
【基层动态】海勃湾区:促进民族团结 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5日 作者: 来源:中共乌海市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乌海市海勃湾区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海勃湾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夯实民族工作基础

乌海市海勃湾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海勃湾区委党校主体班次和党员干部轮训培训的重要内容,海勃湾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集中研讨,海勃湾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为落实好主体责任,乌海市海勃湾区印发《海勃湾区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海勃湾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海勃湾区各单位(部门)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九届区委巡察工作规划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压紧压实责任。

海勃湾区积极加强基层民族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全区“一镇六办”全部配备民族工作分管领导,辖区42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民族工作联络员,实现了基层民族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加强各界宣传教育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不断加强社会各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部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范围、海勃湾区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各中小学、幼儿园利用主题班队会、主题团课等载体,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在各族师生中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培养新时代青少年民族团结的观念意识。

乌海市海勃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等载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众化宣讲、“喜迎二十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展演”等活动,实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同时,有效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官方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宣传,通过“活力海勃湾”转载推送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使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为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海勃湾区结合“两个打造”要求,挖掘打造母亲河之旅、四合木、农民丰收节等一批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并围绕“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民族团结故事,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润人心。

各民族共建共享 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近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在全国率先开展“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建设;海勃湾区42个城乡社区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医养联动、城乡一体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与市民同待遇,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海勃湾区就学,实行申请即入学,百分之百全接纳;新建“口袋公园”5处,打造“桥洞文化”6处,新增绿化33.86万平方米等,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同时,乌海市海勃湾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2000万元,更新配备校园监控、教学设施设备,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区人民医院主体完工,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不断深化,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综合一窗受理”等改革成效明显,1317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86.03%,即办件覆盖面达 72.67%。各族群众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乌海市海勃湾区还积极创新创建工作品牌亮点,探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基地一平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打造“教育基地”,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乌海市海勃湾区以各级示范单位为点位,精心设计展陈观摩路线,培养宣教队伍,丰富宣教活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6处,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

——打造“服务基地”,搭建民族团结进步“便民桥”。乌海市海勃湾区利用区政务服务中心场地场所和群众集聚的优势,在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主楼建设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服务宗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基地。截至目前,12345便民服务热线全年接通23万人次,办结率97%,及时回应各族群众诉求。

——打造“创新实践基地”,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依托乌海市海勃湾区领恒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文农旅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帮助758户农区居民实现发家致富。

——建立群众诉求“7×24”全天候响应、周报督办、月报分析机制,推动12345总客服、海勃湾区域中心、海勃湾区直部门、镇 (街道)、村(社区)和专职网格员“知事、报事、议事、办事、评事”全流程信息联动互通。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为了更好地健全完善民族政策法规,乌海市海勃湾区开展了涉民族工作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着力从政策制度层面纠正民族工作偏差,按照市区两级相关文件要求,对涉民族工作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将过时、失效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政策性文件予以废止。

乌海市海勃湾区还常态化开展民族法治宣传,抓住民族团结“一周两月”等重要节点,紧紧围绕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切实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打印】 【保存】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