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台侨
乌海市侨联:探索“3+1+2”工作模式 打造“三好侨胞之家”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 作者:乌海市统战部 来源:乌海市统战部 浏览次数:
近三年来,乌海市侨联以形成“3+1+2”(即三个活动阵地、一条主线、两个方向)的工作格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完善“侨胞之家”工作和管理制度,坚持“党建+侨建”的工作理念,根据当地实际、坚持需求导向,针对归侨侨眷实际问题整合资源,硬件、软件一起抓,强阵地、优服务、创品牌,倾力为侨界群众打造温暖、团结、奋斗的“侨胞之家”,真正实现了基层侨务工作从“被动服务”到“共同参与”的模式转变。
一、建好侨家,打造三个为侨服务主阵地
从2020年以来,乌海市侨联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别在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建立“侨胞之家”,达到基层“侨胞之家”全覆盖,三个“侨胞之家”充分突出“侨”的元素,发挥“家”的功能。
完善活动阵地。精心设计、布置“侨胞之家”,将侨联logo、规章制度、活动剪影上墙展示,营造“家”的品牌。利用有限空间开辟侨法宣传角、经典阅览区,打造浓厚文化氛围。
推进动态管理。建立归侨侨眷信息数据库,挖掘侨务资源,掌握归侨侨眷的变动情况,丰富和完善侨情数据库,进一步建好花名册、画好联络图,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二、讲好侨音,一条主线勠力共绘同心圆
乌海市侨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根魂梦”,画好“同心圆”,做好团结引领工作。组织系列活动,与广大侨胞共叙祖国发展、家乡变化,同筑侨界平安和谐局面。
讲好中国故事。定期组织侨界群众在“侨胞之家”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举办党课、红色故事分享会,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宣讲,举办“侨心向党”系列活动12场次,凝聚归侨侨眷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共识,筑牢侨心向党的思想基础。
讲好传统文化。乌海市侨联以“侨胞之家”为抓手,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侨界群众开展“迎国庆、庆中秋”等主题活动近20次;举办书法、插花、剪纸等特色活动6次,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乡情怀,增进侨界群众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讲好乌海故事。以“侨胞之家”为主宣讲阵地,通过集中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乌海市书法艺术馆、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乌海第一党支部,展示乌海的发展变化,依托侨界群众向海内外侨胞宣传乌海,凝聚侨心。
三、护好侨益,两个方向多措并举暖侨心
乌海市侨联从维护侨胞权益、护航涉侨企业发展两个方面出发,以“侨胞之家”为据点,深化为侨服务,解决侨界群众“涉法涉诉”“维权申诉”等方面的困难。
维护侨胞权益。乌海市侨联依托“侨胞之家”平台,加强侨法宣传,落实“法侨合作”协同机制,深化涉侨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开展侨务信访工作调研,完成涉侨矛盾纠纷调解5起。以“普法宣传月”为载体,举办侨法宣传及知识讲座活动6次,发放宣传册1000份,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持续开展“送温暖 献爱心”活动,常态化推进暖侨行动,连续三年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进行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20户,发放帮扶慰问金达5万元。开展“惠侨义诊”6次、“同心沐书香”图书捐赠300余册等公益活动惠民生,打造“侨爱心工程”、“同心暖侨”品牌活动暖侨心,不断增强为侨服务功能
发挥侨的优势。引导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建言献策,组织归侨侨眷开展走访“探寻黄河情”“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矿区等生态环保调研活动6次,发挥侨界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乌海市侨联高度重视与侨界的联络联谊,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建好、用好“侨胞之家”上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倾力打造“三好侨胞之家”充分发挥“侨胞之家”的聚力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侨界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打印】 【保存】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